降温来袭,猝不及防的寒冷天气,除了要注意保暖和应对日益艰难的起床之外,也要多多留意换季高发的几种疾病。
1、 心脑血管疾病
寒冷的季节里,心、脑负荷加重,而且血液黏稠度往往会增加,易诱发心肌梗死、中风等疾病。
中风的预防:中风发生前往往都有一些早期征兆,如短暂性视力障碍,常常哈欠连连等,甚至是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、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、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。凡是出现这些症状者,必须重视,应及早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。
心梗的预防:定期监测血压,合理用药控制血压,如果有胸闷、隐痛或心慌等情况,要及时就医治疗。
2、呼吸道疾病
寒冷会对人的气道产生不良刺激,使呼吸道抵抗力减弱,病毒或细菌极易入侵,容易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,如鼻炎、肺炎、哮喘等。
肺炎的预防:白天适时开窗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,这样就使各种病菌失去滋生的条件。
鼻炎的预防:建议坚持冷水洗脸,增强御寒能力,老人可选择较凉的温水。
哮喘的预防:体质弱的人寒冷天气最好减少出门,出门时可以戴口罩、增加衣服,以免着凉。
3、消化系统疾病
秋季气温变化无常,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,易引起胃炎、胃溃疡等疾病复发。
胃病的预防:本身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,根据气候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,防止腹部受凉。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暖胃养胃,多喝些热水,少吃冷食,按时吃饭。
4、 关节炎
关节炎不是冻出来的,但天气寒冷时,很容易诱发或加重关节疼痛。
疼痛的预防:做好关节保暖,此外,还可以用热敷来缓解关节疼痛。
取食用盐200~300克用铁锅炒热,放入缝制好的沙袋中,在局部关节或是肌肉处热敷。
5、 颈椎病
脖子本身就很娇贵,如果再有慢性劳损的底子,一旦受寒,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、神经水肿,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。
颈椎病的预防:让脖子不受寒,最简单的就是围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,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,以免寒气入侵。
初冬如何保暖
初冬时节做好保暖工作,可以有效防住寒气、预防疾病。
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,做好关节、头颈、口鼻、腰腹和足部的保暖尤为重要。那么,我们如何着装才更有利于防寒保暖呢?
内衣柔软又贴身
内穿的衣物不必过厚,以柔软、贴身的材质为最佳。否则不仅会降低舒适度,还会增加衣物中空气的流动,反而会使保暖性变差。
此外,内衣最好长一些,注意腰部的衔接,上衣最好盖过腰部,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腰腹受寒。
中层宽松又蓄热
中层衣服应有较好的保暖特性,最好宽松一些,不要过于紧身。羊毛、羊绒或纯棉材质的保暖衣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外套防风要收口
有了上述两层衣物,再搭上一件有防风功能的外套,应对多风天气就绰绰有余了。
需要注意的是,防风外套不宜过度宽松,否则肥大容易钻风。外衣的领口、袖口、腰部、脚踝等处最好有收口设计,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乘虚而入。
头颈足部保暖别忘记
除了衣着保暖,帽子围巾也不能少。因为,人的头颈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,不利于血管健康。而腿部是秋冬季保暖的重点,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,全身都会觉得暖和。